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其它

go语言服务端框架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10-10 15:35:06 浏览量:326人看过

golang有哪些不错的游戏服务器框架

为什么golang的开发效率高?

golang是一编译型的强类型语言,它在开发上的高效率主要来自于后发优势,不用考虑旧有恶心的历史,又有一个较高的工程视角.良好的避免了程序员因为" { 需不需要独占一行 "这种革命问题打架,也解决了一部分趁编译时间找产品妹妹搭讪的阶级敌人.

它有自己的包管理机制,工具链成熟,从开发、调试到发布都很简单方便;

有反向接口、defer、coroutine等大量的syntactic sugar;

编译速度快,因为是强类型语言又有gc,只要通过编译,非业务毛病就很少了;

它在语法级别上支持了goroutine,这是大家说到最多的内容,这里重点提一下.首先,coroutine并不稀罕,语言并不能超越硬件、操作系统实现神乎其神的功能.golang可以做到事情,其他语言也可以做到,譬如c◆◆,在boost库里面自己就有的coroutine实现(当然用起来跟其他boost库一样恶心).golang做的事情,是把这一套东西的使用过程简化了,并且提供了一套channel的通信模式,使得程序员可以忽略诸如死锁等问题.

goroutine的目的是描述并发编程模型.并发与并行不同,它并不需要多核的硬件支持,它不是一种物理运行状态,而是一种程序逻辑流程.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利用多核提高运行效率,而是提供一种更容易理解、不容易出错的语言来描述问题.

实际上golang默认就是运行在单OS进程上面的,通过指定环境变量GOMAXPROCS才能转身跑在多OS进程上面.有人提到了的pomelo,开源本来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但是基于自己对callback hell的偏见,我一直持有这种态度:敢用nodejs写大规模游戏服务器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 ) .

coroutine本质上是语言开发者自己实现的、处于user space内的线程,无论是erlang、还是golang都是这样.需要解决没有时钟中断;碰着阻塞式i\o,整个进程都会被操作系统主动挂起;需要自己拥有调度控制能力(放在并行环境下面还是挺麻烦的一件事)等等问题.那为啥要废老大的劲自己做一套线程放user space里面呢?

并发是服务器语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system space的进程还有线程调度都太慢了、占用的空间也太大了.

把线程放到user space的可以避免了陷入system call进行上下文切换以及高速缓冲更新,线程本身以及切换等操作可以做得非常的轻量.这也就是golang这类语言反复提及的超高并发能力,分分钟给你开上几千个线程不费力.

不同的是,golang的并发调度在i/o等易发阻塞的时候才会发生,一般是内封在库函数内;erlang则更夸张,对每个coroutine维持一个计数器,常用语句都会导致这个计数器进行reduction,一旦到点,立即切换调度函数.

中断介入程度的不同,导致erlang看上去拥有了preemptive scheduling的能力,而golang则是cooperative shceduling的.golang一旦写出纯计算死循环,进程内所有会话必死无疑;要有大计算量少i\o的函数还得自己主动叫runtime.Sched()来进行调度切换.

我是相当反感所谓的ping\pong式benchmark,运行效率需要放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下面考虑.

首先,它再快也是快不过c的,毕竟底下做了那么多工作,又有调度,又有gc什么的.那为什么在那些benchmark里面,golang、nodejs、erlang的响应效率看上去那么优秀呢,响应快,并发强?并发能力强的原因上面已经提到了,响应快是因为大量非阻塞式i\o操作出现的原因.这一点c也可以做到,并且能力更强,但是得多写不少优质代码.

然后,针对游戏服务器这种高实时性的运行环境,GC所造成的跳帧问题确实比较麻烦,前面的大神 @达达 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和缓解方案,就不累述了 .随着golang的持续开发,相信应该会有非常大的改进.一是屏蔽内存操作是现代语言的大势所趋,它肯定是需要被实现的;二是GC算法已经相当的成熟,效率勉勉强强过得去;三是可以通过incremental的操作来均摊cpu消耗.

用这一点点效率损失换取一个更高的生产能力是不是值得呢?我觉得是值得的,硬件已经很便宜了,人生苦短,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一点吧: ).

go语言web框架beego安装(go mod方式)

go语言web框架beego安装(go mod方式)_不忘初心,方得始终-CSDN博客

重要:将bee命令放到GOROOT/bin目录下,这步很关键

cp bee /usr/local/go/bin/

注:或者可以将GOPATH/bin设置为环境变量

echo 'export PATH=" PATH"' ~/.bashrc

source ~/.bashrc

router路由下方法名要大写,访问权限

wq保存

生效环境变量: source /etc/profile

go build -o abc.exe可指定编译后的文件名

Golang常用环境变量说明与设置详解

环境变量GOBIN表示我们开发程序编译后二进制命令的安装目录.

当我们使用go install命令编译和打包应用程序时,该命令会将编译后二进制程序打包GOBIN目录,一般我们将GOBIN设置为GOPATH/bin目录.

export GOBIN=$GOPATH/bin

Go get包管理mod

windows下默认项目路径在go安装目录的src下(beego)

golang有没有好的开源游戏框架

Kubernetes基于Docker,其目的是让用户通过Kubernetes集群来进行云端容器集群的管理,而无需用户进行复杂的设置工作.系统会自动选取合适的工作节点来执行具体的容器集群调度处理工作.

etcd是由CoreOS开发并维护键值存储系统,它使用Go语言编写,并通过Raft一致性算法处理日志复制以保证强一致性.目前,Google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Kubernetes、开源PaaS平台Cloud Foundry和CoreOS的Fleet都广泛使用了etcd.

Deis是一个基于Docker和CoreOS的开源PaaS平台,旨在让部属和管理服务器上的应用变得轻松容易.它可以运行在AWS、GCE以及Openstack平台下.

Flynn是一个使用Go语言编写的开源PaaS平台,可自动构建部署任何应用到Docker容器集群上运行.Flynn项目受到Y Combinator的支持,目前仍在开发中,被称为是下一代的开源PaaS平台.

GoLang -- gRPC框架四大服务

通过运行下面的命令克隆并安装grpc-go代码库:

安装golang-protobuf

第一步使用 protocol buffers去定义 gRPC service 和方法 request 以及 response 的类型.

要定义一个服务,必须在.proto 文件中指定 service:

服务.proto文件如下所示:

GoLang -- Gin框架

何为框架:

框架一直是敏捷开发中的利器,能让开发者很快的上手并做出应用,甚至有的时候,脱离了框架,一些开发者都不会写程序了.成长总不会一蹴而就,从写出程序获取成就感,再到精通框架,快速构造应用,当这些方面都得心应手的时候,可以尝试改造一些框架,或是自己创造一个.

Gin是一个golang的微框架,封装比较优雅,API友好,源码注释比较明确,已经发布了1.0版本.具有快速灵活,容错方便等特点.其实对于golang而言,web框架的依赖要远比Python,Java之类的要小.自身的net/http足够简单,性能也非常不错.框架更像是一些常用函数或者工具的集合.借助框架开发,不仅可以省去很多常用的封装带来的时间,也有助于团队的编码风格和形成规范.

(1)首先需要安装,安装比较简单,使用go get即可

go get github.com/gin-gonic/gin

如果安装失败,直接去Github clone下来,放置到对应的目录即可.

下面是一个使用Gin的简单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gin-gonic/gin"

)

func main() {

router := gin.Default()

route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message": "pong",

})

}

简单几行代码,就能实现一个web服务.使用gin的Default方法创建一个路由handler.然后通过HTTP方法绑定路由规则和路由函数.不同于net/http库的路由函数,gin进行了封装,把request和response都封装到gin.Context的上下文环境.最后是启动路由的Run方法监听端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除了GET方法,gin也支持POST,PUT,DELETE,OPTION等常用的restful方法.

Gin可以很方便的支持各种HTTP请求方法以及返回各种类型的数据,详情可以前往查看.

我们可以使用Gin框架快速的匹配参数,如下代码所示:

浏览器输入以下测试:

返回结果为:

其中c.String是gin.Context下提供的方法,用来返回字符串.

其中c.Json是gin.Context下提供的方法,用来返回Json.

下面我们使用以下gin提供的Group函数,方便的为不同的API进行分类.

注:Gin还包含更多的返回方法如c.String, c.HTML, c.XML等,请自行了解.可以方便的返回HTML数据

我们在之前的组v1路由下新定义一个路由:

下面我们访问

可以看到,通过c.Param("key")方法,Gin成功捕获了url请求路径中的参数.同理,gin也可以捕获常规参数,如下代码所示:

在浏览器输入以下代码:

通过c.Query("key")可以成功接收到url参数,c.DefaultQuery在参数不存在的情况下,会由其默认值代替.

我们还可以为Gin定义一些默认路由:

这时候,我们访问一个不存在的页面:

返回如下所示:

下面我们测试在Gin里面使用Post

在测试端输入:

附带发送的数据,测试即可.记住需要使用POST方法.

继续修改,将PostHandler的函数修改如下

测试工具输入:

发送的内容输入:

返回结果如下:

备注:此处需要指定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否则识别不出来.

一定要选择对应的PUT或者DELETE方法.

Gin框架快速的创建路由

能够方便的创建分组

支持url正则表达式

支持参数查找(c.Param c.Query c.PostForm)

请求方法精准匹配

golang 有哪些比较稳定的 web 开发框架

第一个:Beego框架

Beego框架是astaxie的GOWeb开发的开源框架.Beego框架最大的特点是由八个大的基础模块组成,八大基础模块的特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引入,模块相互独立,模块之间耦合性低.

相应的Beego的缺点就是全部使用时比较臃肿,通过bee工具来构建项目时,直接生成项目目录和耦合关系,从而会导致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受制性较大.

第二个:Gin框架

Gin是一个GOlang的微框架,封装比较优雅,API友好,源码注释比较明确,已经发布了1.0版本;具有快速灵活、容错方便等特点,其实对于golang而言,web框架的依赖远比Python、Java更小.

目前在很多使用golang的中小型公司中进行业务开发,使用Gin框架的很多,大家如果想使用golang进行熟练Web开发,可以多关注一下这个框架.

第三个:Iris框架

在实际开发中,Iris框架与Gin框架的学习曲线几乎相同,所以掌握了Gin就可以轻松掌握Iris框架.

第四个:Echo框架

也是golang的微型Web框架,其具备快速HTTP路由器、支持扩展中间件,同时还支持静态文件服务、Websocket以及支持制定绑定函数,制定相应渲染函数,并允许使用任意的HTML模版引擎.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go语言服务端框架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