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喝茶的全部顺序:
(1)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彻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2)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3)丝竹和鸣:低播古典名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岩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5)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7)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8)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喻为若琛。
(12)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6)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泛指岩茶。
(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22)令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24)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25)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26)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辞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27)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一般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一套完整的茶具包括以下组件:
参照传统乌龙茶冲泡"四宝"配置,"孟臣罐"为紫砂壶,若琛杯是景德镇的白瓷杯。茶盘、圆形茶盘、茶壶、茶船、品茗杯、杯托、煮水器、茶荷、茶匙筒、茶样罐、水盂、茶巾、泡茶巾
茶道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一、茶壶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龙",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就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
九、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成的扇,大不 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1、静气(排除杂念)
2、烹汤(一般用瓦器、锡壶)。
3、焚香(敬茶神陆羽)。
4、涤器(用白瓷茶盏,洗净擦干)。
5、烫盏。
6、赏茶(察茶色、观茶形、闻茶香)。
7、投察(3-5克为宜)。
8、洗茶(用刚冒泡的初沸水少许浸润茶叶,后将汤汁弃去)。
9、注汤。
10、敬茶。
11、闻香。
12、观色。
13、品位。
14、上食(奉上豆干丝、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15、论茶。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
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奉茶:以茶奉客。
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净手,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
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净手,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马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在古筝的伴奏下,主泡火熏香。净手,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马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希望对你有用!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大虾米为大家整理的茶道的程序_茶道的程序顺序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