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其它

调试程序_程序调试的方法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06-24 09:13:05 浏览量:481人看过

调试程序一般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先进行人工检查,即静态检查。在写好一个程序以后,不要匆匆忙忙上机,而应对纸面上的程序进行人工检查。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发现程序设计人员由于疏忽而造成的多数错误。而这一步骤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有人总希望把一切推给计算机系统去做,但这样就会多占用机器时间,作为一个程序人员应当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不把问题留给后面的程序。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人工检查,所编的程序应注意力咐纳求做到以下几点:应当采用结构化程序方法编程,以增加可读性;2尽可能多加注释,以帮助理解每段程序的作用;3在编写复杂的程序时不要将全部语句都写在main函数中,而要多利用函数,用一个函数来实现一个单独的功能。这样既易于阅读也便于调试,各函数之间除用参数传递数据这一渠道以外,数据间尽量少出现耦合关系,便于分别检查和处理。

2在人工检查无误后,才可以上机调试。通过上机发现错误称动态检查。在编译时给出语法错误的信息,可以根据提示的信息具体找出程序中出错之处并改正之。应当注意的是有时提示的出错并不是真正出错的行,如果在提示出错的行上找不到错误的话应当到上一行再找。有时提示出错的类型并非绝对准确,由于出错的情况繁多各种错误互有关联,因止要善于分析,找出真正的错误,而不要只从字面意义上找出错信息,钻牛角尖。

如果系统提示的出错信息多,应当从上到下一一改正。有时显示出一大片出错信息往往使人感到问题严重,无从下手。其实可能只有一二个错误。例如,对使用的变量未定义,编译时就会对所有含该变量的语句发出出错信息;有的是少了"}"或多了"}"有的是书写语句时忘记写";"或是全角的";"了,只要加上一个变量定义,或填加"};"就所有错误都消除了。

3在改正语法错误后,程序经过连接就得到可执行的目标程序。运行程序,输入程序所需数据,就可得到运行结果。应当对运行结果作分析。看它是否符合要求。有的初学者看到运行结果就认为没问题了,不作认真分析,这是危险的。

有时,数据比较复杂,难以立即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事先考虑好一批"试验数据",输入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容易判断正确与否的结果。可以在计算的输出结果的程序地方加入一段输出到串口的程序,利用串口窗口可以方便看到结果的,比仿真的都好和直观。例如,if语句有两个分支,有可能在流程经过其中一个分支时结果正确,而经过其它一个分支时结果不对等。必须考虑周全。

调试程序_程序调试的方法-图1

事实上,当程序复杂时很难把所有的可能方案全部都试到,选择典型的情况作试验即可。

4 运行结果不对,大多属于逻辑错误。对这类错误往往需要仔细检查和分析才能发现。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将程序与流程图仔细对照,如果流程图是正确的话,程序写错了,是很容易发现衡含没的。例如,复合语句忘记写花括弧,只要一对照流程图就能很快发现。

2 如果实在找不到错误,可以采用"分段检查"的方法。在程序不同的位置设几个printf函数语句,输出有关变量的值,往下检查。直到找到在哪一段中数据不对为止。这时就已经把错误局限在这一段中了。不断减小"查错区",就可能发现错误所在。

3 也可以用"条件编译"命令进行程序调试(在程序调试阶段,若干printf函数语句就要进行编译并执行。当调试完毕,这些语句不要再编译了,也不再被执行了)。这种方法可以不必一一去printf函数语句,以提高效率。

4 如果在程序中没有发现问题,就要检查流程图有无错误,即算法有无问题,如有则改正之,接着修改程序。

总之,程序调试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需要下功夫,动脑子,善于累积经验。在程序调试过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水平,经验和科学态度。希望读者能给以足够的重视。上机调试程序的目的决不 是为了"验证程序的正确",而是"掌握调试的方法和技术",不要一直依赖仿真器来解决,要学会自己找问题,这样慢慢自己就会写出错误较少的实用的程序,站长就没有仿真器的哦,靠KEILC51里的软件仿真就解决了。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