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其它

MongoDB索引机制详解_Mongodb索引类型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08-16 07:57:18 浏览量:397人看过

什么是MongoDB索引?

MongoDB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可以帮助MongoDB在集合中快速查找数据.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文档,它包含集合中的字段值以及该值出现的位置.

MongoDB支持多种类型的索引,包括单字段索引、复合索引、全文本索引等.

索引的作用

索引的作用是提高查询效率,MongoDB在进行查询操作时优先使用索引,从而减少查询时的扫描次数,提高查询效率.同时,索引可以降低MongoDB的写入性能,因为索引会占用磁盘空间和内存.

MongoDB的索引分类

MongoDB的索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单字段索引

单字段索引是最基本的索引类型,它可以把集合中的某个字段(如_id)的值与该字段所对应文档的位置关联起来.

例如,以下代码用于在集合students中创建一个_id字段为单字段索引:


db.students.ensureIndex({_id: 1})


复合索引

复合索引是将多个字段的索引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索引.复合索引的查找速度比单字段索引更快.

例如,以下代码用于在集合students中创建一个名字和年龄字段为复合索引:


db.students.ensureIndex({name: 1, age: -1})


在使用复合索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索引键的顺序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索引的效率.

复合索引包含了多个字段,查询时需要完全满足索引顺序才能进行查找.

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可以保证集合中某个或某些字段的值是唯一的.

例如,以下代码用于在集合students中创建一个_id字段为唯一索引:


db.students.ensureIndex({_id: 1}, {unique: true})


稀疏索引

稀疏索引只包含有索引键的文档,它可以跳过未包含索引键的文档.在某些场景下使用稀疏索引可以大大降低索引建立和查询所需空间.

例如,以下代码用于在集合students中创建一个address字段为稀疏索引:


db.students.ensureIndex({address: 1}, {sparse: true})


全文本索引

全文本索引是特殊的文本索引,它可以帮助MongoDB在文本数据中匹配出最相关的文档.

例如,以下代码用于在集合articles中创建一个content字段为全文本索引:


db.articles.ensureIndex({content: "text"})


索引的使用

在MongoDB中,除了创建索引之外,还需要在查询时使用正确的索引才能发挥出索引的优势.

查询计划

MongoDB为查询准备一个查询计划,利用该计划确定如何查询集合.查询计划如下:

选择最优的索引,该索引必须包含查询条件中的所有字段.

如果没有合适的索引, MongoDB会返回错误.如果查询条件只涉及到了集合中少量的数据,MongoDB会在查询计划中选择全集合扫描.

如果在索引中查找到了结果,那么MongoDB会选择使用这个索引,这个索引就是所谓的"覆盖索引".

索引选择

在选择索引时,应该使用查询条件中所有字段的索引,特别是在复合索引中.如果选择不正确的索引,将会导致查询效率低下.

对于单字段索引,只要查询条件中包含该字段,MongoDB就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索引.对于复合索引,MongoDB会优先选择索引键中最前面的字段.所以呢,在创建复合索引时,应该根据查询条件顺序考虑.

例如,在以下查询中,mongodb将优先选择name字段的单字段索引:


db.students.find({name: "zhangsan", age: 20})


使用explain方法

在进行查询优化时,可以使用MongoDB的explain方法查看查询计划.

例如,在以下代码中使用explain方法查看查询计划:


db.students.find({name: "zhangsan", age: 20}).explain()


explain方法返回的结果中包含了查询计划的详细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索引优化.

示例说明

下面给出两个示例:

示例一:创建一个复合索引

假设集合中有以下文档:


{ "_id": "1", "name": "zhangsan", "age": 20, "sex": "male" }
{ "_id": "2", "name": "lisi", "age": 21, "sex": "male" }
{ "_id": "3", "name": "zhangsan", "age": 22, "sex": "female" }
{ "_id": "4", "name": "wangwu", "age": 22, "sex": "male" }
{ "_id": "5", "name": "zhangsan", "age": 20, "sex": "female" }


创建一个name和age字段的复合索引:


db.collection.ensureIndex({"name": 1, "age": 1})


示例二:使用explain方法查看查询计划


{ "_id": "1", "name": "zhangsan", "age": 20, "sex": "male" }
{ "_id": "2", "name": "lisi", "age": 21, "sex": "male" }
{ "_id": "3", "name": "zhangsan", "age": 22, "sex": "female" }
{ "_id": "4", "name": "wangwu", "age": 22, "sex": "male" }
{ "_id": "5", "name": "zhangsan", "age": 20, "sex": "female" }


使用explain方法查看查询计划:


db.collection.find({"name": "zhangsan", "age": 20}).explain()


explain方法返回的结果中,包含了查询计划的详细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MongoDB选择了name和age字段的复合索引,也就是我们创建的索引,在查询时发挥了作用.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MongoDB索引机制详解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