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元组(tuple),其实也是一种序列.
它和列表(list)大体相同,都是由一系列元素排列组成.不同的是,列表中的元素支持新增、修改、删除,是可变序列;而元组不允许新增、修改、删除其中的元素,是不可变序列.
所以,元组比列表更加稳定,一般用来保存无需变更的内容.
元组的创建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英文括号"()创建,另外一种是使用Python自带的tuple函数创建.
例如:
number = (1,2,3,4,5)
str1 = ('Python教程','Python技术站','http://www.pythonjishu.com')
以上写法都是正确的.
另外,定义元组变量时,也可以省略掉小括号"()",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比如:
str2 = "Python技术站","http://www.pythonjishu.com"
print(str2)
输出结果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定义的元组只有一个元素,那么该元素后面必须加一个逗号,否则Python解释器会将其视作字符串类型:
#带逗号
site = ('http://www.pythonjishu.com',)
print(site)
#不带逗号
site2 = ('http://www.pythonjishu.com')
print(site2)
第二种创建元素的方法为使用内置函数tuple().
tuple()的语法格式为:tuple(参数值).
tuple函数的参数值可以是字符串、元组、列表等对象,tuple函数会将其转换为元组.
#字符串转换为元组
tup1 = tuple('python')
print(tup1)
#列表转换为元组
tup2 = tuple(['a','b','c','d'])
print(tup2)
#创建空元组
tup3= tuple()
print(tup3)
同列表一样,元组的访问可以使用索引方式,也可以使用切片方式访问.
使用索引访问元组元素的语法格式为:元组变量[索引值].
使用切片访问元组元素的格式为:元组变量[起始索引值:结束索引值].
举例说明:
url = tuple("http://www.pythonjishu.com")
#使用索引访问
print(url[9])
#使用切片访问
print(url[3:10])
上文我们已经说过,元组是不可变序列,元组中的元素不能被直接修改,但我们可以间接地进行修改.
例如,我们可以对元组变量重新进行赋值,如下:
tup1 = tuple((1,2,3,4,5))
print(tup1)
tup1 = tuple(('a','b','c','d'))
print(tup1)
运行结果为:
另外,我们可以使用"+"加号连接两个元组,使其拼接为一个元组.例如:
tup1 = (1,2,3)
tup2 = (③14,0.25,⑤99)
print(tup1+tup2)
Python中可以使用关键字 del 删除元组,比如:
tup1 = ('Python技术站','http://www.pythonjishu.com')
print(tup1)
del tup1
print(tu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