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自增字段,从一开始就不能手动写代码set值,只能使用自增.如果你手动set一个1,而字段没自增过,那么下次字段就会自增为1,这样两个值就冲突了.解决办法是将表重新构建一下,或将自增初始值设为0,让他从头开始自增,而程序中凡是认为set值的地方都去掉,在sql语句中不要insert这个字段
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在JAVA语言中存在着很多运算符,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我们或许很少用到它们,在初次学习中却时常出现它们的身影,对于这些运算符的含义和用法,是否还记得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段Java代码:
int i = 0;
int j = i++;
int k = --i;
这段代码运行后,i等于多少?j等于多少?k等于多少?相信对于这段代码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很简单.结果为:i=0,j=0,k=0.那下面这段呢?
int j = i++ + ++i;
int k = --i + i--;
int i=0;
System.out.println(i++);
这段代码运行后输出结果是什么?0?1?答案当然是i=0.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接着看下面这段代码:
float f=0.1F;
f++;
double d=0.1D;
d++;
char c='a';
c++;
上面这段代码可以编译通过并执行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此时对上面说的都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说明对自增自减运算符已经掌握的很好了.现在就让我们还回顾一下相关知识:
自增(++):将变量的值加1,分前缀式(如++i)和后缀式(如i++).前缀式是先加1再使用;后缀式是先使用再加1.
自减(--):将变量的值减1,分前缀式(如--i)和后缀式(如i--).前缀式是先减1再使用;后缀式是先使用再减1.
自增与自减运算符还遵循以下规律:
① 可以用于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浮点类型float、double,以及字符串类型char.
一般编程中尽量避免这种代码写法,提高易读性和减少歧义.
是指数据库
主键
自增长吧,考虑到并发,一般都是采用
序列号
作为主键,在or中配置配置
@Entity
public class Goods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Id
@GeneratedValue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Integer gooodsType;//品种
private String goodsName;//产品名称
private String imageMain;//主图
private ListString otherImage;//其他图片
}
该id就是自增的.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要插入的时候,先查一下主键索引序列,然后++,在插入的时候,把id也插入进就可以了.
简单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code=i+"";
int leng=(code.trim()).length(); //定义长度
if(leng==1){
code="00000"+i;
code="0000"+i;
code="000"+i;
code="00"+i;
code="0"+i;
System.out.println("code:"+code);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Java表格行数自增代码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