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name__是python的一个内置类属性,它天生就存在于一个 python 程序中,代表对应程序名称.
在test1.py中,并运行该文件:
所以呢通过判断__name__的值,就可以区分py文件是直接被运行,还是被引入其他程序中.
from bb import *
此方式只能导入公有的属性、方法、类;无法导入以单下划线开头(protected)或以双下划线开头(private)的属性、方法、类.
由于bb.py中使用了__all__=('A','func'),所以在别的模块导入该模块时, 只能 导入__all__中的变量、方法、类;
__all__=('func','__func','_A')
放入__all__中所有属性均可导入,即使是以下划线开头.虽然_func()、__func()属于protected ,private权限的,但是如果使用__all__是可以直接导入访问的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导入public,protected,private.
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函数这个概念,之所以没有解释什么是函数,是因为程序中的函数和数学中的函数差不多,如input()、range()等都是函数,这些都是Python的标准函数,直接使用就可以了.根据需要,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函数.
函数的结构:
def 函数名(参数):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def f(x):
return(y)
下面给出完整的程序代码:
print(res)
运行结果:11
上例中的y是函数f(x)的返回值.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参数和返回值.如下面的函数:
def func():
print('此为无参数传递、无返回值的函数')
func()
输出结果:此为无参数传递、无返回值的函数
可以看出,该函数func()无参数,故调用时不用赋给参数值.
def f(x,y):
return z
也可以通过直接给参数列表中的参数赋值的方法,为参数添加默认值,如果用户赋予参数值,则按照用户赋值执行,否则使用默认值.例如:
回调函数,又称函数回调,是将函数作为另一函数的参数.
例如:
def func(fun,m,n):
fun(m,n)
def f_add(m,n):
print('m+n=',m+n)
def f_mult(m,n):
print('m*n=',m*n)
输出结果:
在f_add(m,n)和f_mult(m,n)被定义前,func(fun,m,n)中的fun(m,n)就已经调用了这两个函数,即"先调用后定义",这也是回调函数的特点.
如果无法预知参数的个数,可以在参数前面加上*号,这种参数实际上对应元组类型.譬如,参会的人数事先不能确定,只能根据与会人员名单输入:
def func(*names):
print('今天与会人员有:')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func('张小兵','陈晓梅','李大海','王长江')
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今天与会人员有:
张小兵
陈晓梅
李大海
王长江
参数为字典类型,需要在参数前面加上**号.
def func(**kwargs):
for i in kwargs:
print(i,kwargs[i])
func(a='a1',b='b1',c='c1')
输出结果为:
a a1
b b1
c c1
一个有趣的实例:
def func(x,y,z,*args,**kwargs):
print(x,y,z)
print(args)
print(kwargs)
func('a','b','c','Python','is easy',py='python',j='java',ph='php')
a b c # 前三个实参赋给前三个形参
('Python', 'is easy') # *args接收元组数据
{'py': 'python', 'j': 'java', 'ph': 'php'} # **kwargs接收字典数据
变量的作用域即变量的有效范围,可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
在函数中定义的变量就是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仅限于函数内部使用.
全局变量
在主程序中定义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但在函数中用关键字global修饰的变量也可以当做全局变量来使用.
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程序,也就是说,全局变量可以在整个程序中可以访问.
下面通过实例去讨论:
程序1:
a=1 # a为全局变量
def a_add():
print('a的初值:',a) # 在函数中读取a的值
a_add() # 调用函数a_add()
a+=1 # 主程序语句,a增加1
print('a现在的值是:',a) # 主程序语句,读取a的值
运行结果:
a的初值: 1
这个结果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全局变量a既可以在主程序中读取,也可以在子程序(函数)中读取.
a=1
a+=1
print('a的初值:',a)
a_add()
print('a现在的值是:',a)
运行程序1时出现如下错误提示:
UnboundLocalError: local variable 'a'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
意思是:局部变量'a'在赋值之前被引用.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def a_add(x):
x+=1
return x
a=a_add(a)
结果的确是正确的,但在函数a_add(x)中没有调用变量a(没有出现变量a).
def a_add(a):
return a
global a
虽然使用global可使变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也容易引起混淆,故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谨慎为好.
递归,就是函数调用它自身.递归必须设置停止条件,否则函数将无法终止,形成死循环.
以计算阶乘为例:
def func(n):
if n==1:
return 1
else:
return n*func(n-1) #func( )调用func( )
嵌套,指在函数中调用另外的函数.这是程序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匿名函数
Python中可以在参数前加上关键字lambda定义一个匿名函数,这样的函数一般都属于"一次性"的.
程序1:这是一个常规的函数定义和调用.
def f_add(x,y):
return x+y
f_add=lambda x,y:x+y
Python 函数定义以及参数传递
①函数定义
#形如def func(args...):
以关键字def 开头,后面是函数名和参数下面是函数处理过程.
举例:
def add( a, b ):
参数可以设定默认值,如:
def add( a, b=10 ): #注意:默认值参数只会运算一次
默认值参数只会运算一次是什么意思?
def func( a, b=[] ): #b的默认值指向一个空的列表,每次不带默认值都会指向这块内存
b.append(a) return b
结果:
[1]
这下明白为什么默认参数只计算一次了吧,函数参数不传递时默认值总是指向固定的内存空间,就是第一次计算的空间.
def func(a, b):
在使用函数时可以如下方式,结果都是相同的
如果函数定义形式如下方式:
def func(*args): #这种定义会把传递的参数包成元组
print(args,type(args))
举一个和上述过程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总结:*号在定义函数参数时,传入函数的参数会转换成元组,如果 *号在调用时则会把元组解包成单个元素.
另一种定义:
def func(**kw):#使用**定义参数会把传入参数包装成字典dict
print(kw, type(kw) )
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rgs, **kw):#这种形式的定义代表可以接受任意类型的参数
总结:**号在定义函数参数时,传入函数的参数会转换成字典,如果 **号在调用时则会把字典解包成单个元素.
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就是一种简单的函数
add = lambda x,y: x+y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python函数func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