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个字段建立索引:\x0d\x0acreate index Stuname on student(name);\x0d\x0acreate index Stusex on student(sex);\x0d\x0acreate index Stugrade on student(grade);\x0d\x0a注意的问题,考虑是不是要建立唯一索引(unique),如果有学号的话,可以考虑建立唯一索引引.\x0d\x0a再就是对经常查询,但又相对稳定的可以建立聚簇索引,提高查询效率
- 通过全表扫描的方式访问数据;
- 通过ROWID访问数据;
- 通过索引的方式访问数据;
- Oracle顺序读取表中所有的行,并逐条匹配WHERE限定条件.
- 采用多块读的方式进行全表扫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降低I/O次数.
- 即使创建索引,Oracle也会根据CBO的计算结果,决定是否使用索引.
注意事项:
- 只有全表扫描时才可以使用多块读.该方式下,单个数据块仅访问一次.
- 对于数据量较大的表,不建议使用全表扫描进行访问.
- Rowid是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的物理地址,能够唯一标识表中的一条数据.
- Rowid指出了一条记录所在的数据文件、块号以及行号的位置,所以呢通过ROWID定位单行数据是最快的方法.
- Rowid作为一个伪列,其数值并不存储在数据库中,当查询时才进行计算.
- 通过索引查找相应数据行的Rowid,再根据Rowid查找表中实际数据的方式称为"索引查找"或者"索引扫描".
- 一个Rowid对应一条数据行(根据Rowid查找结果,仅需要对Rowid相应数据的数据块进行一次I/O操作),所以呢该方式属于"单块读".
- 对于索引,除了存储索引的数据外,还保存有该数据对应的Rowid信息.
- 对于选择性高的数据行,索引的使用会提升查询的性能.但对于DML操作,尤其是批量数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性能的降低.
- 全表扫描的效率不一定比索引扫描差,关键看数据在数据块上的具体分布.
索引是关系数据库中用于存放每一条记录的一种对象,主要目的是加快数据的读取速度和完整性检查.建立索引是一项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一般在数据库设计阶段的与数据库结构一道考虑.应用系统的性能直接与索引的合理直接有关.
(1) 单列索引
单列索引是基于单个列所建立的索引.
复合索引是基于两列或是多列的索引,在同一张表上可以有多个索引,但是要求列的组合必须不同.
(1) 重命名索引
(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索引中会产生碎片,此时索引效率会降低,可以选择重建索引或者合并索引,合并索引方式更好些,无需额外存储空间,代价较低)
方式一:删除原来的索引,重新建立索引
当不需要时可以将索引删除以释放出硬盘空间.命令如下:
例如:
注:当表结构被删除时,有其相关的所有索引也随之被删除.
方式二: Alter index 索引名称 rebuild;
- 通过创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 索引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这是创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
- 可以加速表和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在实现数据的参考完整性方面特别有意义.
- 在使用分组和排序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同样可以显著减少查询中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 通过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 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 除了数据表占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
- 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 更新数据的时候,系统必须要有额外的时间来同时对索引进行更新,以维持数据和索引的一致性.
①.) 不恰当的索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降低系统性能.因为大量的索引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时比没有索引花费更多的系统时间.
①.) 应该建索引的列
- 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 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 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 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 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时间;
- 在经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 在大表上建立索引才有意义,小表无意义.
- 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
- 对于那些只有很少数据值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比如性别,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表中数据行的很大比例,.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快检索速度.
- 对于那些定义为blob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
- 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
一个表中有几百万条数据,对某个字段加了索引,但是查询时性能并没有什么提高,这主要可能是oracle的索引限制造成的.Oracle的索引有一些索引限制,在这些索引限制发生的情况下,即使已经加了索引,oracle还是会执行一次全表扫描,查询的性能不会比不加索引有所提高,反而可能由于数据库维护索引的系统开销造成性能更差.
下面的查询即使在djlx列有索引,查询语句仍然执行一次全表扫描.
把上面的语句改成如下的查询语句,这样,在采用基于规则的优化器而不是基于代价的优化器(更智能)时,将会使用索引.
特别注意:通过把不等于操作符改成OR条件,就可以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
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同样会限制索引的使用.所以呢在建表时,把需要索引的列设成NOT NULL.如果被索引的列在某些行中存在NULL值,就不会使用这个索引(除非索引是一个位图索引).
如果不使用基于函数的索引,那么在SQL语句的WHERE子句中对存在索引的列使用函数时,会使优化器忽略掉这些索引. 下面的查询不会使用索引(只要它不是基于函数的索引)
因为Oracle会自动把查询语句改为
特别注意:不匹配的数据类型之间比较会让Oracle自动限制索引的使用,即便对这个查询执行Explain Plan也不能让您明白为什么做了一次"全表扫描".
(1) 索引无效
索引建立代码:
CREATE?INDEX命令语法:
CREATE?INDEX
CREATE?[unique]?INDEX?[user.]index
ON?[user.]table?(column?[ASC?|?DESC]?[,column
[ASC?|?DESC]?]?...?)
[CLUSTER?[scheam.]cluster]
[INITRANS?n]
[MAXTRANS?n]
[PCTFREE?n]
[STORAGE?storage]
[TABLESPACE?tablespace]
[NO?SORT]
Advanced
其中:
schema?ORACLE模式,缺省即为当前帐户
index?索引名
table?创建索引的基表名
列不能建索引列
DESC、ASC?缺省为ASC即升序排序
CLUSTER?指定一个聚簇(Hash?cluster不能建索引)
INITRANS、MAXTRANS?指定初始和最大事务入口数
Tablespace?表空间名
STORAGE?存储参数,同create?table?中的storage.
PCTFREE?索引数据块空闲空间的百分比(不能指定pctused)
NOSORT?不(能)排序(存储时就已按升序,所以指出不再排序)
在程序中,oracle优化器在认为索引效率更高时,会自动调用索引.
也可以显式调用索引:
select
/*+index(A,索引名)*/
*
from
A
where
b='',c='';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oracle索引怎么开启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