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等腰杨辉三角形
public?class?YHTriangle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定义二维数组的长度
int?length?=?10;
//声明二维数组
int[][]?arr?=?new?int[length][];
//遍历二维数组
for(int?i?=?0;?i?arr.length;?i++){
//打印空格
for(int?m?=?0;?m?arr.length?-?1?-?i;?m++){
System.out.print("?");
}
//给每个二维数据的元素赋值一维数组
arr[i]?=?new?int[i+1];
//遍历一维数组
for(int?j?=?0;?j?arr[i].length;?j++){
//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值都是1
if(?j?==?0?||?j?==?arr[i].length?-1?){
arr[i][j]?=?1;
}else{
//当前一维数组的索引n元素的值,等于前一个数组索引n-1,加上索引n的值
arr[i][j]?=?arr[i?-1][j?-?1]?+?arr[i?-?1][j];
//格式化输出元素值
//换行
System.out.println();
①杨辉三角形由数字排列,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数字表,其基本特性是两侧数值均为1,其他位置的数值是其正上方的数字与左上角数值之和,下面是java使用for循环输出包括10行在内的杨辉三角形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YanghuiTriang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triangle[][]=new int[10][];// 创建二维数组
// 遍历二维数组的第一层
for (int i = 0; i triangle.length; i++) {
triangle[i]=new int[i+1];// 初始化第二层数组的大小
// 遍历第二层数组
for(int j=0;j=i;j++){
// 将两侧的数组元素赋值为1
if(i==0||j==0||j==i){
triangle[i][j]=1;
}else{// 其他数值通过公式计算
triangle[i][j]=triangle[i-1][j]+triangle[i-1][j-1];
System.out.print(triangle[i][j]+"\t"); // 输出数组元素
System.out.println(); //换行
杨辉三角线的推理:
杨辉三角形性质:
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 1 开始逐渐变大,然后变小,回到 1.
第 n 行的数字个数为 n 个.
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用此性质写出整个杨辉三角形.
算法原理:
使用一个二维数组 yh[][] 存储杨辉三角形的数据,行和列的大小为所需要输出的行数 Row(本程?序中 Row 为 10).
使用 for 循环使杨辉三角中除了最外层(不包括杨辉三角底边)的数为 1 ;
使用语句 yh[i][j] = yh[i - 1][j - 1] + yh[i - 1][j] 使第 i 行第 j 列的数据等于第(i-1) 行
第(j-1)列的数据与第(i-1)行第(j)列的数据之和,即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
代码的实现
package?com.practice;?
public?class?YangHuiSanJiao?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int?[][]a?=?new?int?[10][10];?
for(int?n?=?0;?n?10;n++)?
a[n][0]?=?1;?
a[n][n]?=?1;?
}?
for(int?j?=?1;?j?n;?j++)?
a[n][j]?=?a[n?-1][j?-1]?+?a[n?-?1][j];?
for(int?n?=?0;?n?10;?n++)?
System.out.print("?");?
for(int?j?=?0;?j?=?n;?j++)?
System.?out.print(a[n][j]?+?"?");?
System.out.println();?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java杨辉三角倒代码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