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其它

linux模块命令_linux命令只能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吗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10-22 11:55:39 浏览量:407人看过

请写出在linux系统中查看CPU的信息,PCI的信息和内核模块信息的命令?

①.)、查看CPU的信息: more /proc/cpuinfo

查看PCI设备的信息: lspci

linux模块命令_linux命令只能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吗-图1

查看内核模块的信息:more /proc/modules

文本交互问答方式: make config

文本窗口交互问答方式:make menuconfig

图形窗口交互方式: make xconfig

使用现有配置文件: make oldconfig

编译安装内核模块的命令: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的顺序:make dep-----make bzImage----make modules----make modules_install---make install

更多命令教程请查看<>第二章内容.

在linux中 加载/卸载模块可以使用什么命令

insmod :加载模块,该命令可以加入适当的参数;

rmmod:卸载模块;

linux内核模块编译-通过Makefile重命名.ko文件名和模块名

假设模块的源文件为hello.c,源码如下:

使用该文件编译内核模块.

正常情况下,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

执行 make 命令,生成hello.ko文件.

执行 sudo insmod hello.ko 命令,安装该模块.

执行 lsmod 命令,查看安装的模块.就会看到第一行的就是hello模块.

但是,如果想自定义模块名称为 xmodule ,而不是默认的 hello ,如何实现呢?方法如下:

在Makefile中重命名obj-m并将obj-m的依赖关系设置为原始模块(hello)

修改后的Makefile文件内容如下:

将obj-m设置为 xmodule .o,并使 xmodule .o依赖于 hello .o.

执行 make 命令后,生成 xmodule .ko, 而不是 hello .ko,

安装命令: sudo insmod xmodule.ko

查看命令: lsmod ,就会看到被安装名为 xmodule 的模块.

怎么查看linux下的模块,很多命令的介绍

①.、lsmod 列加以挂载的内核模块;

lsmod 是列出目前系统中已加载的模块的名称及大小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查看 /proc/modules ,我们一样可以知道系统已经加载的模块;

代码:

modinfo 可以查看模块的信息,通过查看模块信息来判定这个模块的用途;

举例:

我们再查查vfat 和ntfs 的模块信息;

自己尝试一下;

注意: 模块名是不能带有后缀的,我们通过modprobe -l 所看到的模块,都是带有.ko 或.o后缀;

modprobe 我们常用的功能就是挂载模块,在挂载某个内核模块的同时,这个模块所依赖的模块也被同时挂载;当然modprobe 也有列出内核所有模块,还有移除模块的功能;下在我们举个例子说一说咱们常用的功能和参数;

modprobe [-v] [-V] [-C config-file] [-n] [-i] [-q] [-o ] [parameters...]

modprobe -r [-n] [-i] [-v] ...

modprobe -l -t [ -a ...]

上面是modprobe 的用法,具体更为详细的帮助,我们可以查看 man modprobe ;

modprobe -c 可以查看modules 的配置文件,比如模块的别名是什么等;

modprobe -l 是列出内核中所有的模块,包括已挂载和未挂载的;通过modprobe -l ,我们能查看到我们所需要的模块,然后根据我们的需要来挂载;其实modprobe -l 读取的模块列表就位于 /lib/modules/'uname -r' 目录中;其中uname -r 是内核的版本;

通过上面的命令,自己试试看?

注意:模块名是不能带有后缀的,我们通过modprobe -l 所看到的模块,都是带有.ko 或.o后缀;

就说这么多吧,更为详细的还是用 man modprobe 来查看和尝试;

命令格式:

rmmod 模块名

再 举个例子:sata的硬盘,在Linux中的设备表示的是/dev/sd* ,比如 /dev/sda,/dev/sdb 等... 系统要驱动 sata硬盘,则需要把sata在内核中选中,或编译成模块,或内置于内核之中,在此同时,还需要在内核中选中ide ,scsi 的支持等;

depmod 工具的洋文原意:depmod — program to generate modules.dep and map files.(我译的:为modules.dep 文件或映射文件创建依赖关系)

注:modules.dep 位于 /lib/modules/内核版本 目录

insmod 这个工具,和modprobe 有点类似,但功能上没有modprobe 强,modprobe 在挂载模块是不用指定模块文件的路径,也不用带文件的后缀.o 或.ko ;而insmod 需要的是模块的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并且一定要带有模块文件名后缀的(modulefile.o 或modulesfile.ko );

对于这个工具,我们只是介绍一下, 并不推荐使用.因为模块有依赖关系,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不知道这个模块依赖和哪个模块依赖;

我们要到 /lib/modules/内核版本 uname -r 的命令输出/kernel/drivers 中找相对应的模块才行,要有绝对路径,而且必须要用到文件名的全称,不能把文件名的后缀省略;

第四段:与内核模块加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①.、模块的配置文件 modules.conf 或 modprobe.conf

再比如我们的声卡在modules.conf 或modprobe.conf 中也有相应的内容,这是由alsaconf 配置工具生成的,明白了吧;同理网卡在modprobe.conf 或modules.conf中的内容也是由网卡的配置工具而来的.

有些硬件是以内核模块的方式驱动的,模块一旦加载上就能用,也没有什么配置工具,比如vfat 和ntfs 的支持;如果是硬件驱动不以模块的方式支持,而是直接编入内核,也不会用在modprobe.conf 或 modules.conf 中加入什么内容;

如果您有些模块不能开机加载,您想让一些模块加机自动加载,就可以把modprobe 模块 直接写入配置文件;

内核模块的其它配置文件还是需要了解的,比如 /lib/modules/内核版本目录下的几个文件;了解一下就行;比如:

第五段:硬件驱动在系统中的目录;

硬件驱动在内核中以模块支持的目录;

硬 件驱动是必须由内核支持的,无论是我们自己安装驱动,还是内核自带的驱动都是如此.硬件驱动如果是以内核模块支持的,驱动目录位于: /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目录 或 /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drivers 目录中;

注:只有驱动在内核中以模块的方法支持,驱动才位于 /lib/modules/相应的目录;如果是直接置入内核的,不会出现在/lib/modules驱动相关的目录;

第六段:自己编译驱动的办法;

通 过源码编译驱动一般是./configure ;make;make install ,有时程序不提供./configure ,我们可以make或make install ,或者执行make;make install ;如果不能make install ,则需要我们自己复制.o或者.ko文件到 /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目录 或 /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drivers 目录中相应的驱动目录;

这个还是自己尝试吧,说也说不清楚,遇到问题后就知道怎么弄了;具体的还是驱动的REAME和INSTALL为准;

现在大多驱动都是在编译安装时,都自动复制.o或.ko 文件到内核模块目录,大多不用我们自己动手复制过去.如果您尝试编译安装声卡驱动 alsa-drivers 就会明白我所说的意思.

Linux 添加 net 模块

Linux 添加 net 模块的方法是:

①.、创建c文件和makefile文件:在任意位置创建一个文件夹(我创建的名称为/drive)mkdir drive后,输入cd drive?进入文件夹.输入vim hello.c新建hello.c文件,输入以下代码.

操作使用工具:Linux.

Linux编译内核模块Makefile中指令的作用是:

obj-m:指定构建为可加载内核模块的目标文件. 构建外部模块的命令是:make -Cpath_to_kernel_srcM=$PWD.

-C $(KERNEL_DIR):内核源所在的目录. "make"实际上会在执行时更改为指定的目录,并在完成时更改回来.

KERNEL_DIR:指内核源目录的路径.

M = $ PWD:通知make正在构建外部模块. 赋予"M"的值是外部模块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

linux操作系统中,加载和删除内核模块的命令是什么?

以上就是土嘎嘎小编为大家整理的linux模块命令相关主题介绍,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只要能对粉丝们有用,就是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动力,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