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其它

c语言随机函数指定范围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12-01 12:34:28 浏览量:354人看过

如何在C语言中生成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数?

srand((int)time(NULL));设定随机数种子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行以上代码之前最好设定一下:

srand(time(NULL));//用系统当前时间设置rand()随机序列种子,保证每次运行随机序列不一样

C语言怎样产生一定范围的随机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in 1 ? //这个函数的意义为:随机生成最小的数为1

int main()

{

int num;

srand(time(0));

num = rand() % (max - min) + min; ?// 这里的意义,"%"为模运算

printf("随机数为:%d\n", num);

system("pause"); ?//这个代码可以让弹出的黑框不会一下就消失

return 0;

}

扩展资料:

根据密码学原理,随机数的随机性检验可以分为三个标准:

条件第一段:统计学伪随机性.统计学伪随机性指的是在给定的随机比特流样本中,1的数量大致等于0的数量,同理,"10""01""00""11"四者数量大致相等.类似的标准被称为统计学随机性.满足这类要求的数字在人类"一眼看上去"是随机的.

条件第二段:密码学安全伪随机性.其定义为,给定随机样本的一部分和随机算法,不能有效的演算出随机样本的剩余部分.

条件第三段:真随机性.其定义为随机样本不可重现.实际上只要给定边界条件,真随机数并不存在,可是如果产生一个真随机数样本的边界条件十分复杂且难以捕捉(比如计算机当地的本底辐射波动值),可以认为用这个方法演算出来了真随机数.

随机数分为三类:

①伪随机数:满足第一个条件的随机数.

②密码学安全的伪随机数:同时满足前两个条件的随机数.可以通过密码学安全伪随机数生成器

计算得出.

③真随机数: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随机数.

如何用c语言产生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数

例子如下:

直接编译,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随机数是专门的随机试验的结果.在统计学的不同技术中需要使用随机数,比如在从统计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的时候,或者在将实验动物分配到不同的试验组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时候等等.

产生随机数有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随机数发生器.随机数最重要的特性是:它所产生的后面的那个数与前面的那个数毫无关系.

如何在C语言中生成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数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srand()((int)time(NULL));设定随机数种子

各种编程语言返回的随机数(确切地说是伪随机数)实际上都是根据递推公式计算的一组数值,当序列足够长,这组数值近似满足均匀分布.如果计算伪随机序列的初始数值(称为种子)相同,则计算出来的伪随机序列就是完全相同的.这个特性被有的软件利用于加密和解密.加密时,可以用某个种子数生成一个伪随机序列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解密时,再利用种子数生成一个伪随机序列并对加密数据进行还原.这样,对于不知道种子数的人要想解密就需要多费些事了.当然,这种完全相同的序列对于你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每次产生随机序列前,先指定不同的种子,这样计算出来的随机序列就不会完全相同了.你可以在调用rand()函数之前调用srand( (unsigned)time( NULL ) ),这样以time函数值(即当前时间)作为种子数,因为两次调用rand函数的时间通常是不同的,这样就可以保证随机性了.你也可以使用srand函数来人为指定种子数.

参考资料:

C语言:怎么设置一个随机的函数(随机范围是 0-100)

#include

stdlib.h

stdio.h

time.h

void

main()

int

i,count[100];

for(i=0;i100;i++)

{count[i]=random(100);//设定

取值范围

,这表明

随机数

是0-100之间取

printf("%d\n",count[i]);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